仡(ge)佬(la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437997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文化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目前只有千余仡佬族人还会说这种语言。因为居住分散,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多数仡佬族人会说汉语、苗语、彝语、布依语等多种语言。
先前都以为仡佬族只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2008年9月,在贵州发现《九天大濮史录》,该书保管者是黔北一李姓仡佬族人,他的祖上曾是宋代仡佬蛮王李文通的后代,他本人并不知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但他一直传承祖训,视此书为宝。《九天大濮史录》一书的发现,充分证明了仡佬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不仅拥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而且是最早倡导“和合”理念的民族,也是朱砂、酒、茶、焰火、铜、铁等的发明者,并且也证明了仡佬族拥有自己的文字。
仡佬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大竹

仡佬族简介(卡通版)

中华全家福之仡佬族全家福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lswh/4534.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仡佬族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