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野史趣闻 >

“东北第一城”是康熙皇帝主持修建的

康熙十九年(1640),盛京城建,终于有了新的起点,玄烨批准增修盛京边墙。这意味着一盛京城有了超过以往一倍的规模,甚至有了一个国都的风范。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盛京城的模印,是皇太极在明朝沈阳的基础上改建的,原来四门加为八门,原来的十字街改为井字街。而玄烨则用夯土筑墙,再开八个边门,由大南边门对大南门,由小南边门对小南门……从此,沈阳有了八门八关之说。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微妙的词语,它总是隔开一些定义,让人们树立另一些定义。

“东北第一城”是康熙皇帝主持修建的

盛京边墙

康熙在盛京原城墙外 在城外增筑边墙,高七尺五寸(2.79米),增设八个边门。渐渐地,皇太极时代的内治门、抚近门从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盛京缭墙与缭墙内外的士兵,使盛京的市民有了崭新而自我的意识,这座城市,不再是建立在曾经的记忆的基础上,而是规模宏大、地位特殊的东北之都。

尽管每次离开这座城市时,盛京城里的文武大小官员兵民、商贾耆老妇女、童稚,全城的人们都自发地聚集郊外,衷心地为他叩首欢呼,为他焚香跪送,但玄烨的心里还是很清楚,他带给盛京的不是奢华而是勤俭的方法,不是给这座城市以现实的恢弘,而是在缓慢的时光中雕刻着这座城。

盛京城最豪华的兴建,还是玄烨亲政之前,在盛京故地的先祖陵园,不断大兴土木进行修缮。包括给福昭二陵改建地宫,以安放帝、后灵柩(这迷宫一样的建筑,甚至让今天的人们依旧搞不清楚),扩建了享殿,新建明楼(陵墓正前方的高楼),镌刻皇帝尊号的石碑。

而康熙年间,对故宫的两次修建,很像当今的许多烂尾工程一样,漫长而频频中断。不同的是。一个是因为战乱与节俭,另一个因为自私与狡诈。玄烨对故宫的第一次修建竟然长达14年,那时因为三藩之乱,内务府三旗经常披甲出征,修结人力不足,使修缮常常中途停顿。如康熙十五年(1676),清宁宫修建过程中,就因烧制黄瓦额丁披甲,导致制砖瓦夫不足。而且,修建经费之节省,竟然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程度。当重修清宁宫、凤凰楼等主体建筑时,先拆了飞龙阁的砖瓦木料,又拆了巴图鲁王府,这才对付上了。甚至拆下的旧砖,也“皆谨慎砍磨后再砌,而且尽量用完。”

康熙帝崇尚节俭,唯一一次驻跸盛京皇宫,也只是在崇政殿旁的三间小厢房中稍加维修,权当驻跸之所。

节俭的现实很容易让人接近理想,康熙三十年(1691),由盛京礼部提出、工部承造,礼部负责,盛京开设八旗官学义学。八旗义学继续着满洲人马上的理想,其中的满学班中,学员仅学习满文、满语,不许教习汉文汉语。义学的核心无非是“国语”、“骑射”的精神培养,而五年之后毕业生直接分入盛京衙门。盛京的样板作用开始了,这种义学模式很快在吉林、黑龙江的很多地方兴起了。

不过,汉文化来得更加激情澎湃。康熙五十八年(1719),在奉天府尹署萃升书院的开讲,则是盛京浪漫情怀的高峰。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私人教育机构,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书院一般都由地方着名士绅出面筹划,集资倡议开办,也大多数得到当地官员的支持,甚至共襄盛事。因此,书院是一个地方教育风气纯正的标志与顶峰,而在清代,东北地区则以萃升书院为最早、最为着名。

书院当时条件非常简陋,常常借官府公款,一句话,可以拿纳税人的钱放贷生息,再加上书院所属的学田出租收入,大体可维持书院的费用。而在这家相当于盛京翰林院的书院里出现了盛京最着名的人士,王尔烈、程伟元、缪公恩等人,出现过金科豫、金朝觐等才子。

“萃”与“升”为周易的二卦,意味着荟萃与飞升,在这两卦中,可以透露当时盛京人心的蒸蒸日上。这很像康熙时代本身,由于高远的志向,甚至能贯穿二百年的时光。一直到了张学良年代,萃升书院仍是东北文人复兴文化的梦想与标志。

萃与升脱离了记忆,成为一种文化的衡量,在东北,尤其是盛京一次次大起大落中,描述着这座城市思维的深度与浪漫的身姿。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ysqw/12050.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东北第一城”是康熙皇帝主持修建的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