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历史文化 >

支付方式的变迁史也是一部社会生活史

几千年前,人们掏出一枚贝币(石贝,骨贝,铜贝)去易物;几千年后,人们掏出一部手机来买单。

当时间走进2016年,手机成为人们支付方式的重要工具。出门在外,我们突然发现钱包落在家里没有关系,现金和银行卡也都可以不在身上,但是,手机却始终被我们牢牢攥在手里……移动通信、电子科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支付习惯。

不经意中我们对钱的支付已经陡然迈进了移动时代,出门不拿现金、不拿银行卡,只装一部智能手机现在基本也能吃喝行走,而反过来,什么都能丢手机不能丢,丢了手机意味着把自己的移动钱柜也丢失。

时代是怎么就一下子换天换地了?回顾一下支付方式的演变,我们会发现短短几十年间,我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年代:1953年

代表:粮票

实实在在的“硬通货”

计划经济时代,支付使用现金加票证,那时候物资匮乏,国家需要发行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来限制消费,保证全民供应。粮票布票等在当时是最重要的支付工具,有“第二货币”之称。“没钱有票能活,有钱没票却不好活”是当时很多人的感受。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90年代,粮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票证,如果需要买米面油,必须出示粮票才成,甚至有人后来把粮票形容为“吃饭的护照”。在当时那个年代,民众出差、探亲、大学生去外地上学,都要带上一沓子用地方粮票换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

年代:1990年

代表:现金

钱包里没点现金就少点安全感

改革开放后,开始用存折加现金,那段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资短缺现象逐渐消除,粮票等各种票证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现金成为国人主要支付工具。

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日常储蓄出现存折。那时候人民币面额最大的是10元纸币,1988年才出现100元面额的纸币。

人们乐于在现金交易中靠消费找零互验真伪,也乐意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寻求踏实放心。在验钞机还是稀有货时,上至白领,下至商贩,各阶层的人都有一套辨认假币的方法。有现金交易时,人们都习惯地抖钱、听听声、用手来回捻搓百元大钞正面右侧防伪痕迹,将百元大抖钞放在日光下寻找防伪记号是大家都会的一种辨别真伪钞的方法。

时间:1994年

代表:银行卡

那时“刷卡”还是个动词

1990年中国建设银行发行龙卡,1991年中国农业银行发行金穗卡,1992年深圳发展银发行“发展卡”,1993年交通银行发行太平洋卡。截止到1994年初,全国发卡量达到400万、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

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同时起步,投资建设了大量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后来发展到刷银行卡,这时的钱包也终于可以瘦瘦身了,结账时不需要再数着大把的零钱票子,和散落的钢镚,只需要拿出银行卡片,等待输入密码和签名就可以了。

年代:2004年

代表:网上银行

因网购而办理了网银

当互联网进入我们的生活之后,电子商务逐渐代替了上街购物,现实当中的交易发展到网上交易,传统的银行支付变成了在线支付,美其名曰电子银行。网购成为了消费者的主流购物渠道,电子银行变成了新支付方式。吃、穿、住、行等等所有关于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的东西都可以网购同时可以在线支付。

时间:2011年

代表:移动支付

从NFC(近场通讯)到App再到NFC

移动支付成为主流。人们出门不再考虑带不带现金,带不带银行卡,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就能轻松消费。在线缴水费、缴电费、手机充值、号码转账、游戏充值、订车票、购买彩票、违章罚款……移动支付遍布于各个行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进入大街小巷,悄无声息改变消费者的支付习惯,让消费者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消费,方便快捷。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lswh/8795.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支付方式的变迁史也是一部社会生活史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