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历史焦点 >

二战日本步兵平均身高低,近战搏杀能力如何?

二战日本步兵平均身高低,近战搏杀能力如何?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大部分日军士兵的身高在150-160厘米之间。由于中国发动了全民族力量进行抗战,大批日本青年葬身中国,无辜地做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1939年之后,日本陆军士兵的身高日渐降低,很多根本不适合服兵役的青年,被驱赶到中国战场上当炮灰。

由于日本军队在幕末到明治维新的十几年中走完了欧美经历上百年才完整的从冷兵器为主到以后装线膛火器为主要武器的历程,加之日本的近代军事工业,尤其是在军需品供应方面始终无法达到欧美的水平,日本军队强调以步兵作为战术体系的核心,这就是所谓的“白兵万能主义”。据20世纪20年代曾参观过日本陆军训练的英国和德国外交武官回忆,他们发现日本步兵对增强臂力和灵活性的军事体操十分痴迷,每天有相当长的时间在进行刺杀训练。

据日本老兵回忆,三八式步枪配发的三十年式刺刀刀刃专门进行了烤蓝处理。部队的老兵会警告新兵,不要对刺刀进行打磨,以避免刀刃在夜间出现反光,暴露自身位置。军曹和尉官也很重视“军刀术”的训练,十四年式手枪的近距离射击反而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白兵”的威力,日军还会对新兵进行空手和手持刺刀格斗的训练,但根据日军老兵回忆,这样的训练大多会演变成“二年兵”虐待“初年兵”的“游戏项目”。例如某初年兵在入伍前曾练过日本传统的枪术,结果接受拼刺训练后,很快就用木枪把负责教授拼刺术的老兵打得一败涂地。为了报复,老兵后来以“练习”单人同多人拼刺的技术为借口,找来数名老兵围殴初年兵。

实际上,不光是刺杀,为了追求步兵单兵战斗力最大化,日本陆军在训练中特别强调通过重复形成“肌肉记忆”。日本陆军的步兵,从进入军营的第四个月开始,每天至少会进行25分钟的手榴弹投掷训练,步枪瞄准训练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日复一日的训练,使得日本步兵的单兵作战技巧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

强调徒步行军能力

当然,单纯强调“白兵突击”实际上是不符合一战后陆军技术发展方向的。而且,由于从20年代开始日本就陷入经济衰退,即使日本陆军进行了以优化装备体系为目的的军缩,很多技术兵种的装备补充情况仍然十分糟糕。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步兵发现中国轻机枪手的装备和水平在很多时候不逊于甚至优于日军。据日本老兵回忆,这主要是由于30年代初日军高层不愿意给部队订购足够的轻机枪,导致部队无法开展正常的训练。

更有一些日本老兵回忆,他们在两年现役训练中几乎没有见过汽车,甚至近卫师团这样的精锐都很难有机会进行摩托化行军的训练。因此在日本国内的步兵非常羡慕在中国东北区域驻守的关东军部队,他们的步兵部队摩托化水平相对较高。

从日俄战争开始,日军就判断中国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过于落后,很难进行公路或者铁路的乘车机动,因此日本陆军特别强调训练步兵部队的徒步行军能力。

新兵入营第一个月开始每月都会进行负重长距离行军训练,普通步兵的负重量是40公斤,几乎所有的步兵联队都出现过体弱的初年兵在行军训练中晕倒甚至送命的情况,像甲府第49联队干脆决定对体重和身高不达标的新兵,在头两个月中只需背空背囊进行行军训练。看似已经落伍的徒步远距离行军训练日后在中国战场和东南亚战场成为日本陆军机动作战的基础之一,从山区和丛林等人烟稀少区域快速穿插而来的日军经常能够突然出现在战线后方,让中国和欧美的守军猝不及防。

之所以将负重定为40公斤,是因为当时日本普通步兵全套装备的重量大约在30公斤左右,这其中包括步枪、手榴弹、180发6.5毫米步枪弹、钢盔、水壶、饭盒还有九五式防毒面具,甚至十字镐和工兵铲。除了装备外,日军步兵还可能随身携带数日的干粮。与时常饥一顿饱一顿的中国士兵不同,日本陆军详细规定了士兵每人每天的食物配比。到1943年为止,大部分区域的日军步兵每天都能吃到690克的精米和186克精面,同时期日本国内从事钢铁、造船等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工人的食物配给仅有590克而已。当然,据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人员回忆,日本陆军很少兑现每年的“冬季增加配额”,当关东军被调到太平洋时,这个配额干脆被取消了。

除了我们通常了解的技战术训练外,日本步兵在军营中还要接受装备维护甚至修械所工作的训练。不要小看平日在修械所的敲敲打打,这是士兵加深对武器结构和特点掌握的好机会。很多抗战老兵回忆,日本步兵特别善于保养装备,像九二式重机枪、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这样相当难“伺候”的武器,在得到良好保养后,才能在战场上保持较低的故障率。同一时期中国的技术兵由于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老兵在多年后还能绘声绘色地描述重机枪的内部结构和故障特征,但从当时的战地报道和战场总结看,很多中国机枪因为野蛮使用而损坏,加上前线没有相关备件,变成了一堆废铁。

以上介绍的,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后日本步兵的培训过程和军营生活。从1939年开始,日本陆军的培训体系就开始出现问题。一方面是中国抗日军民持续地拖耗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在中国战场尤其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周边的日军都陷入了一种“流血不止”的“尴尬状态”。另一方面,对苏联的军事准备也使得关东军的主力被禁锢在中国东北,无法调往其他区域。日本国内的各师管区不得不加紧搜刮适龄青年,而且对新入役士兵的训练时间开始被缩短,长距离行军训练和联合演习等科目被取消,结果新兵被派到战场后,所在部队不得不对其进行加训。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大批日本步兵又被扔到东南亚的林莽和太平洋的孤岛上,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兵源枯竭,物资条件也日渐匮乏。某新兵1943年被征召参军,却被告知在本土只能用早已淘汰的三十年式步枪进行训练,到作战部队后才能领到三八式步枪。到战争末期,日本陆军开始强征青年学生,这些学生兵在射击训练中使用的是破烂不堪的小口径运动步枪。由此可见,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日渐走向灭亡,日本步兵的作战技能和兵员素质都已经彻底沦落。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lsjd/12316.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二战日本步兵平均身高低,近战搏杀能力如何?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