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考古发现 >

河南西平发现近9000年前水井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西平县谢老庄遗址新发现6眼距今近9000年的水井和完整汲水器。

  “这是迄今我国乃至东亚东区发现的最早水井,把我国有水井的历史提早了2000多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说,“水井的发明在上古时期具有跨时代意义,表明当时的人们已能摆脱水源的束缚,在远离河流的地方生存。”

  一般认为,我国水井最早出现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晚期。距今7000年至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内,曾发现带井架的水井遗迹。

  新发现的6眼水井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进行《贾湖及周边相关遗址》课题研究时发现的。这一课题旨在揭示我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贾湖遗址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再现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

  谢老庄遗址西距著名的舞阳贾湖遗址约50公里。考古队进行试掘时,发现了6处与一般窖穴有着明显差异的深坑。专家综合研究判定,这些深坑应是古人投入很大劳力挖凿的水井,距今近9000年。

  编号为H39、H29等水井中出土5件保存完整的汲水器——罐形壶、圆腹壶,不同于一般的陶器,它们都有便于提吊的双耳。

  “这是判断水井性质的关键证据之一。”魏兴涛说,“古人汲水时,提绳意外松开或断落,致使汲水器掉进水中的遗憾,为我们判断其行为及遗迹的功能给予了重要提示。”

  这些水井最深的距现在地表5.2米,都呈圆形或近圆形直筒状,直壁平底,接近底部时内收,与下部外张的窖穴有着明显差异。考古人员在两眼水井内部发现有半圆形的台阶——可能是供人们站在上面汲水或打捞之用。

  “这也是判断这些深坑为水井的关键证据。如果作为储物的窖穴,深坑下部一般会外扩,而不应内缩半周减少储存空间,人们可直接立于坑底,没有必要设置台阶。”魏兴涛说。

  为进一步确定水井的性质,考古队还请来了地质专家,对水井周壁土层的土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井下层土质为含水层,上为弱透水层,具备开凿水井的地质条件。

  “这些水井下部至今仍有泉水涌出,古代地下水位会更高一些。”魏兴涛说。

  “人们为什么打井,是为了灌溉还是为了饮用,或是为了解决制陶等手工业用水之需,水井的性质及形成背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魏兴涛说。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kgfx/8540.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河南西平发现近9000年前水井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